查看原文
其他

当筷子遇上Youtube

刘志刚 麻辣汉语 2020-08-21
来自专辑
我的学生故事,我的教学分享

新学期的第三周,中国文化课,我决定给班里的十个孩子讲“筷子”。


只所以把本周的主题定在了“筷子”,是因为就在上一周,教这群孩子学做西红柿炒蛋的过程中,无意中发现(其实也该想到)很多孩子根本不会用筷子,以至于面对自己精心制作的番茄炒蛋大菜,筷子在手,而无从下手。


更何况,在中国的文化里,筷子可不只是一个吃饭的工具而已。


主题已定,接下来就得琢磨琢磨这课怎么上了。


通常来说,跟学生,不管是什么年龄段和学习背景的外国学生讲某个中国文化的专题,首先需要教师自己对这个文化现象有深刻的认识,然后还要以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且爱体验的方式去传递给学生。


有时候前者比较麻烦,这个讲究的是“有料”,毕竟没有哪个对外汉语教师敢说自己通晓中国文化,都得乖乖地做功课;有时候则是后者比较困难,这个讲究的是“有趣”,要知道,设计一项适合学生的文化体验活动,很多时候可比站在那里对着PPT讲半天文化知识难多了。


于是我也开始做功课,于是我来到了Yoube,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三节“中国文化之筷子课”。

Day 1

“筷子是怎么演变来的?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?使用筷子是有什么禁忌?筷子还有什么其他的功能吗?……..”


有关筷子的哪些事儿,尽在这个Youtube上的短视频《饮食文化知多少之筷子篇》,英文对白,美女讲解,三分钟多一点的视频,抵得上教师站在讲台上的一通PPT,而学生,也看得津津有味。



光看不练可不行,视频看完了,拿起筷子练吧。


你说让这些外国孩子们无师自通地学会用筷子,那不太可能;但在视频的讲解和教师的指导下,如果还不会用筷子,那也真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。这不,一节课的时间,虽说水平有高有低,姿势有正确有微瑕,但几乎是每个孩子都搞定了筷子。而他们居然还自行“发明”了一个游戏:几个人围成一圈,用筷子夹起毽子依次往下传递,看到了谁那里“掉链子”。



孩子们,你们太有才了!


而作为这节课的一个小小的“调剂”,我还给孩子们播放了一个名为《筷子VS叉子》的小视频,在这段视频里,一男一女两位大侠,分别用叉子和筷子进行对决,从比赛吃米饭,到比赛偷钱包(这也能比),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叉子VS筷子的较量。当然,结果肯定是筷子完胜。



“这个真有意思,老师,我们也来场比赛吧!”看完视频,班里的一个孩子跟我说。


“嗯,这就是我们明天要做的事!”

Day 2

第二天课的主题,从“了解”变为“体验”;上课的地点,从教室变成了教师午餐室,因为那里有张大大的桌子。


“筷子使用比赛”,就在今天拉开帷幕。


今天学生要做的事情,就是用筷子夹夹夹。


今天本人要动的脑筋,就是以各种花样让学生夹夹夹。


一分钟的时间,看谁从碗里夹到的小西红柿多;

一分钟的时间,看男生还是女生谁从碗里夹到的小西红柿多;

一分钟的时间,看哪一组从碗里夹到的小西红柿多;

一分钟的时间,看谁把桌子上的小西红柿夹回碗里的多;

一分钟的时间,看男生还是女生谁把桌子上的小西红柿夹回碗里的多;

一分钟的时间,看那一组把桌子上的小西红柿夹回碗里的多;

十个西红柿,看谁用最快的时间从碗里夹到;

十个西红柿,看谁用最快的时间桌子上夹到碗里;

然后,把西红柿换成花生,把上面的活动重复一遍……..

然后,把花生换成瓜子,把上面的活动重复一遍……


我仿佛听见孩子们的内心在呼喊:“刘老师,你要玩死我们啊?!”


你们内心在怎么呼喊我不知道,但是这一张张现场照片却暴露了你们的嗨皮和满足(感谢“女王”老师协助拍摄)。

Day 3

第三天,上课的地点,从午餐室回到了教室。


而今天的主题,也从“体验”上升到“感受”,前者是一种身外的经历,后者是一种内心的触碰。


可不是孩子们你们认为的只是一个中国人吃饭的工具而已,小小的一双筷子,承载的是中国千年的文明,悠久的传统,深厚的情感。


可是,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呢?


答案是,看视频。


央视公益广告短片《筷子》,以筷子为主线,分作八个独立的场景和故事,分别以“启迪”“传承”“明礼”“关爱”“思念”“睦邻”“守望”“感恩”为主题,温情脉脉地为观众展示了筷子背后中国人的美德,中国人的坚守,中国人的情感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3647ojbmj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我是在备课的过程中看到这个视频的,身在海外,视频看完,不觉眼睛已经湿润。情感是不分国界的,所以我把这个视频带到教室。


这个五分钟的视频,我给学生播放了三遍。第一遍,只让学生静静地看,看完只需回答我,这个视频中有几个独立的故事;第二遍,我给学生讲解了第一个视频背后的含义,然后让学生静静地看完其他,并自己思索其他七个故事的主题;第三遍看完,让学生在这八个故事中选出一个最打动自己的,然后写下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动。


从学生的作业来看,有的故事,他们真的读懂了,比如主题为“睦邻”的那个小故事,虽然有两个学生把片中那位独自一人在家的老人当成了“homeless”,但是筷子背后中国人互帮互助的传统和美德应该是被他们捕捉到了;在比如那个两个年轻人的“守望”——爱情是永恒的主题。



有的故事,他们没有那多懂,比如片中有个主题为“明礼”的小故事,表现的是中国人在拿起筷子吃饭时的长幼有序,但是却被有个学生理解成为“小孩子吃饭要有耐心”——其实这也不算错,甚至说已经很不错了,因为毕竟,中国人的餐桌礼仪和文化,就足够再上个专题课了。



我非常清楚,限于学生自身的经历和认知水平,现在的他们,即便是我已经借助英文版,在作业完成之后给了他们很详尽的解释,或许也很难完全读懂这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基因。但是没关系,从他们的文字来看,至少,情感已经被感受,文化已经被了解。


许多年后,或许会有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朋友说起中国的筷子,说起自己在中文课上看过的中国人的故事,于此,足矣!

花絮

课堂第二天,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又兴致勃勃地夹着花生,我忍不住把照片发到了在美教师的群里,和同行老师分享这欢乐的一景。


结果群里的倩老师发来一张照片(因为担心牵涉学生肖像权,所以没在此发表,我的图片都是得到学生和家长授权的哈),照片里,几个学生拿着筷子对着碗,碗里是一堆花花绿绿的彩糖。


“我也在班里让学生玩了筷子比赛,因为正好刚学完颜色,所以我让他们按我的指令夹彩糖,既能练习使用筷子,还能顺便复习颜色,一举两得!”


高,实在是高啊!!



2017年2月5日  于美国蒙哥马利

点“阅读原文”,读另一个故事。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